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05-20 00:45 浏览次数 :
系统综合布线可分为六个部分,包括三个子系统:布线(水平)子系统;主(垂直)系统;系统,一组建筑;加三个部分:工作区,计算机房,管理
系统工作区
工作区子系统由连接在终端设备和信息插座之间的设备组成组成。包括:信息插座、插座盒、连接跳线和适配器。
横向区域分系统
水平区域分为系统,从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楼层电线路的设备到信息插座的水平电缆、楼层布线的设备、跳线的组成。根据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水平分布系统应连接到二级交接室、交接室或机房的布线设备,形成电话,数据电视系统、监控系统,方便管理
管理齐系统
管理的系统与电线路的设备机房同层。管理室的系统与交接室的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的组成相连,也可应用于设备室的系统。管理系统应该采用单点管理和双开关。
系统立管干线
一般来说,主机房(如计算机房和程控交换机房等。)是大楼,重要的铜线或光纤干线,是整个大楼的信息运输枢纽,一般机房与不同楼层的线架之间有多条连接路径,也可用于单层建筑的大面积连接
设备建子系统
机房是各大楼对应位置设置入站设备的地方,供网络管理和管理值班人员使用,机房分为系统,大楼输入设备,电话,数据、电脑等主机设备,和综合布线系统安全布线组成,设备。
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集团的儿子系统,把建筑的电缆扩大到设备和设施,把建筑集团的其他建筑的通信也扩大了。包括铜线、光纤和保护设备,以防止来自电缆的浪涌电压或其他建筑物体进入建筑物体。
通用术语:
1.系统,使用系统:能以某种方式传输信息,在综合布线下能正常工作。
2.电缆:电缆指电缆,光缆和各种柔性电缆与信息技术设备相连
3.综合布线:是由电缆和相关连接硬件组成,组成的信息传输通道,可支持系统在各种的应用综合布线不包括各种终端设备和应用系统的转换设备
4.建筑集团和公园:由组成的一个或多个建筑建筑组成,例如,学校,工厂,机场,居民区或军事基地
5.中继电缆和建筑集团光缆:连接电缆和建筑集团配线架光缆以及建筑集团建筑集团配线架光缆。电缆和光缆也可以直接连接到不同建筑之间的建筑配线架
6.水平电缆和水平光缆:用于连接地板配线架和信息插座之间的电缆和光缆。
7.设备电缆,光缆和软电缆:通过系统终端设备连接到电缆和配线架光缆组件
8.工作区电缆,光缆和软电缆:用于将终端设备连接到工作区信息插座的电缆和光缆组件。工作区电缆和光缆通常被称为柔性电缆或跳线。
9.电缆单元和光缆单元:是相同类型和种类的电缆对或光纤的组合,电缆单元可以是配置屏蔽层。
10.非屏蔽双绞线和双绞线:是电缆,组成的非屏蔽双绞线(以下简称非屏蔽电缆在有全屏蔽的情况下,称为全屏蔽的非屏蔽电缆。
11.屏蔽双绞线,双绞线:电缆采用屏蔽双绞线(以下简称屏蔽线)组成当有全屏蔽时,称为带电全屏蔽双绞线。
12.混合电缆和光缆: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或类别的电缆和组成,光缆单元组成,它们覆盖有共同的护套。鞘里也可以有一般的盾。其中,电缆机组称为综合电缆;电缆机组称为综合电缆;电缆机组,电缆机组称为混合电缆机组
系统综合布线图解及专业术语介绍
13.跳线:电缆对或不带连接器的电缆单元用于连接配线架上的所有链路。
14.跳线:一端或两端带有连接器的柔性电缆或电缆。它用于连接配线架上的所有链路,跳线也可用于工作区。
15.配线架:是一种用跳线连接链路的交换设备,可以通过配线架轻松地切换或断开链路。
16.移交:使用跳线或跳线连接电缆,光缆或设备
17.互连:是指一根电缆或光缆与另一根电缆或光缆直接相连,无需跳线或跳线。
18.配线架:用于连接和连接电缆或设备的光缆。可以在配线架上进行互连或交换操作。
19.群楼配线架:群楼中继电缆与光缆终端连接装置。
20.建筑配线架:是建筑干线和中继光缆之间的终端连接,也是建筑干线和中继光缆之间的连接设备。
21.地板配线架:与系统或设备设备的水平电缆,水平光缆和其他连接器连接
22.链路:在通用布线的两个接口之间具有指定性能的传输通道。该链路不包括工作区的设备,电缆终端、工作区的光缆、设备的光缆和设备的光缆
23.通道:连接两个应用设备,实现端到端的信息传输路径。一个物理信道可以分为多个逻辑信道。该通道包括使用系统设备连接电缆和工作区的跳线
24.信息插座和输出端口:的每个工作区的集成布线之间的接口通过水平电缆或水平光缆连接。工作区的终端设备通过跳线连接到接口。
25.设备:的引入是指按照规定将通信电缆或通信灯引入建筑的相关设备。
公网接口:公网和专网的分界
27. 配电室、交接室、电信室:配电架、应用设备、综合布线交接管理的特殊空间。中继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被转移到这里。
28. 机房:放置通信设备、应用设备、配线架,进行综合布线交接和管理的场所。
29. 工作区域:应用系统终端设备放置的地方。综合布线一般称为面积为10m2的工作区域
30.转接点:不同类型或规格的电缆、光缆在水平布线时的连接点(如扁电缆与圆电缆的连接点或不同对导线的连接点)。
31. 终端:可以通过通道或链路发送和接收信息的设备。它可以在线工作。
32. 信息:对客观事物运动状态的表现和描述。它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的符号、序列(如字母、数字)或功能(如图像)。
33. 管理点:设置管理通道的各种交叉连接、直接连接或信息套接字。
34. 适配器:该设备使用不同大小或类型的插头来匹配信息;提供重新安排引线;允许将多对电缆分成更小的股;和连接电缆。
35. 平衡/不平衡转换器:一种将电信号由平衡转换为不平衡或由不平衡转换为平衡的装置。可用于双绞线电缆与同轴电缆的阻抗匹配。
36. 弯曲半径:光纤的弯曲半径,不破坏光纤或造成过多的附加损耗。
37. 电缆人:在电缆末端滑动的装置。它与绞车或把手相连,在安装过程中帮助拉缆。
38. 连接块和接线块:用于连接双绞线的硬件,可以用跳线或跳线连接。
39. 折射率梯度光纤:折射率沿轴向下降的光纤。光子在核心处反射,光线不断聚焦,这使得光缆向内弯曲,传输速度比在低发射率区域更快。这种光纤可以增加带宽。
40. 布线张力:安装电缆时,作用在其上的继电器的大小以n(牛顿)来测量。
41. 配套五金件:支架、夹子、机柜、支架、三脚架、工具等固定传输介质,连接五金件到墙壁或天花板的实用工具。
42. 终端块:在各种电缆传输通道配置中,是用于终端电缆对并将其连接在110配线架中的模制塑料板,传输介质,一般指链路。在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中,到网络的一种连接。
44. 电路、线路:由电源导体形成的电源路径;应用系统中任意两个或多个点之间的通信链路。
通用布线系统
1.系统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包括通信线路的建设和数据线路、监控系统的集成安全系统,多媒体信息发布和制导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区域定位系统、护理呼叫系统,排队呼叫系统,建筑自动控制系统和智能灯光控制系统,以实现网络传输和保存的目标网络设备投资设备。
系统分为内部网络(含无线)、外部网络、设备网络、话音网络、数字电视网络等5个网络,物理上相互隔离。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星型布线方式,保证了语音、数据、图形、图像的传输。
本项目采用基于光纤的万兆骨干以太网解决方案。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星型拓扑结构。实施后,综合布线系统将为用户提供实用、灵活、可扩展的模块化媒体接入。
2.系统技术要求
1. 符合国际标准ISO / iec11801和TIA / eia568,可支持1000MHz数据传输,可支持以太网、高速以太网等具体应用,充分保证计算机网络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
2. 它可以适应现在和未来的技术发展。所有插座端口均为模块化标准部件,支持数据通信、语音和图像传输,为以后的功能扩展和交换提供方便。
3.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 t50311-2007)和《建筑物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 t50312-2007)
3.系统的建议
综合布线的设计层次分为基本型、增强型和综合型。结合用户的使用和管理需求,并考虑未来10-15年的科技发展,本项目采用综合设计水平,采用光纤电缆与六种非屏蔽双绞线混合组网。根据EIA / TIA 568a标准,本项目综合布线系统包括工作区、水平部分、中继部分、机房部分和管理部分五个部分。
框架:
(1)工作区域
工作区域由连接在终端设备和信息插座之间的设备组成,包括信息插座、语音插座、插座盒(或面板)、连接线等。所有终端插座模块按六种标准排列,接口形式为RJ45,可实现电话、网络、终端的通用交换。另外,根据信息点布局面积的不同要求,选择相应的墙体插座
安装底边距地面300mm,与室内强电流插座标高一致。各信息点可通过楼层配线架或主配线架的跳线管理实现数据和语音交换。所有的信息插座、语音插座、面板和配线架管理系统模块都有标记,标记符号表示不同特性的应用和物理位置。同时考虑了不同建筑功能(公寓、配套服务楼、医疗楼)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2)水平的部分
水平电缆一端连接信息插座,另一端连接机房配线架。
所有水平电缆均采用6种8芯无屏蔽双绞线埋管。六种水平线路可支持高达1000mbp和atm622mbps的传输速率,既能满足语音和数据传输的要求,又能满足图形、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传输的要求。
(3)躯干部分
为了支持千兆以太网和未来更高数据速率的应用,数据垂直中继采用62.5/125 μ m六芯多模光纤。光纤具有容量大、速度快、保密性强的特点。多模光纤的光耦合速率高。当弯曲半径大于其直径的10倍时,信号传输不会受到影响。是符合ieee802.5 FDDI和EIA / TIA 568标准的骨干传输电缆。语音垂直中继采用三种100对大对铜线,可以完全满足未来10 - 15年的通信技术需求。整个系统的主干线路集中在汇聚层交换室内。
(4)构建复杂
建筑物之间的数据速率传输为10gb以太网,采用室外24芯单模光纤和骨干传输电缆,符合ieee802.5 FDDI和EIA / TIA 568标准。建音组的主线采用室外三种100对大对铜线。
(5)设备的房间
主配电室采用标准机柜安装方式,地板配电室采用墙式组装箱安装方式。在各配线室内,电缆或光缆安装应在分组、放架上、排线、绑扎后进行,以保证电缆的安全,线路排列整齐美观。
(6)管理
考虑到未来扩建的需要,配线架的端口有一定的余量。主光纤端接在光纤配线架上,选择SC耦合器和SC连接器连接。
综合布线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了。从电话线到现在的网线和光纤,随着时间的步伐,通用电缆已经成为与数据中心互补的关系。只要有一个数据中心,就要有通用布线的支持。那么,一般的布线方法有多少种呢?如何实现管理?
从连接方式来看,有两种接线方式:
直接连接模式
这种模式下,链路上只部署一个配线架,也称为“单配线架”模式。机架模块前面的rj - 45接口通过跳线连接到交换机,机架模块后面的rj - 45接口通过水平线(即双绞线)连接到工作区模块。
这种连接的优点是节省成本。需要注意的是,能否实现端到端检测是关键。市场上很多电子配线架系统采用这种方法无法检测到开关的连接状态。系统无法判断交换机这一边的跳线是否连接错了端口。事实上,本系统并不具备全链路检测的功能。如果只有交换机端口上的跳线被拔出,配线架上的插头还在,链路就断开了,但是系统无法检测到,管理员也无法及时知道这种情况。类似地,如果错误的端口插入或开关一端,系统将无法检测和提示,和配电系统不能发挥预期的预警作用,这是没有意义的管理员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所以在我们决定采用直连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系统是否能检测到开关的链路。事实上,在欧洲和美国,用户很少使用这种方法。
交叉连接模式
交叉连接模式也称为“双分布”模式。顾名思义,它是在链接中部署两个分发帧。这样,如图4所示,网络交换机的端口将有一个跳线连接到a框模块的后部,工作区模块也将通过水平链接连接到b框模块的后部。这两段线是固定的,两端端口的连接是一一对应的。两段线通过a框和B框的前端端口连接,所有的跳线工作只发生在B配线架的a框前端端口。
这种连接方式的建设成本略高于直连方式,但与整个配电成本相比,增加的比例有限。而且,交叉连接模式可以实现端到端的完整链路检测,特别是可以检测交换机端是否存在连接或跳转连接错误,可以节省管理员排除故障时的大量时间;有效避免了网络交换机上的端口插拔错误,减少了网络系统直接在交换机上运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该方法在tia-568d标准中被推荐,在欧美大部分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虽然通用布线说起来很简单,但也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因为通用布线很难管理,这也让无数机房管理人员头疼不已。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的使数据中心和数据中心的综合布线问题成为数据中心机房的主要问题。凭借专业的人员和整体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易通信达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解决通用布线问题,让您的数据中心更加简洁、安全。